2022-08-20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的环境温度低-40℃,高70℃;温度范围为-40℃——50℃,-20℃——60℃;
在不同的温度下,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和放电容量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室温下放电性能好,在其他高温或低温下放电性能会降低。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优势
a、高电压:单体电池工作电压高达3.7-3.8V(电芯电压可充电至4.2V),为Ni-Cd,是Ni-H电池的3倍。
b、比能量大:目前实际可以达到的比能量约为555Wh/kg,即材料比容量可以达到150mAh/g以上(Ni-Cd的3-4倍,2 -3 倍 Ni-MH) ,接近其理论值的 88% 左右。
c、循环寿命长:一般可达500次以上,甚至1000次以上,磷酸铁锂可达2000次以上。对于小电流放电的电器,电池的使用寿命会使电器的竞争力翻倍。
d、安全性能好:无污染、无记忆效应。
e、自放电小:充满电的锂离子在室温下存放1个月的自放电率约为2%,远低于镍镉的25-30%和镍的30-35%和MH。
f、快速充放电:充电30分钟后容量可达到标称容量的80%以上,现在磷铁电池10分钟即可充至标称容量的90%。
g、工作温度范围高:工作温度为-25~55℃,随着电解液和正极的改进,有望扩大到-40~70℃。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缺点:
a、老化:与其他充电电池不同,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会慢慢下降,与使用次数无关,与温度有关。可能的机理是内阻逐渐增大,所以在工作电流大的电子产品中更容易体现。用钛酸锂代替石墨似乎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b、不耐过充:过充电时,过度嵌入的锂离子会永久固定在晶格中,不能再释放,会导致电池寿命缩短和产气。
c、不耐过放:过放时,电极脱嵌过多的锂离子,会导致晶格崩塌,从而缩短寿命并产生气泡。
d、需要多重保护机制:由于误用会降低寿命,甚至可能导致爆炸,因此在锂离子电池的设计中加入了多重保护机制。
上一页: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
下一页: 磷酸铁锂电池失效是怎么回事?
作为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传递的介质,铝壳电池的电解质材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优异的离子导电性、电子绝缘性、高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安全性好、环保。目前铝壳电池电解质的研究和使用主要包括液态、全固态和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有机电解质一般由电解质锂盐、有机溶剂
铝壳电池根据电解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液态铝壳电池和聚合物铝壳电池两大类。聚合物铝壳电池使用的正负极材料与液态锂相同,电池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解液的不同,铝壳电池使用的是液态电解液,聚合物铝壳电池被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取代。这种聚合物可以
在现有的电子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使用非水电解质。电子设备工作时,电池电压必须达到4V标准,但在这个电压下,水很容易电解,所以锂电池通常使用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但这些电解液易燃,使用方便。易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新型水锂电池采用新型聚合物涂层,具有特殊
由于以往的技术水平,对镍镉电池的充电要求很多,被广泛使用。根据镍镉电池的要求,次给铝壳电池充电的方法是什么?1、新电池一般在收到后有一定的电量,可以立即使用,而不必在使用前充电。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锂电池次充电应该是“使用后充电”还是“使
铝壳锂电池正极材料: (1)碳材料:石墨化碳材料、无定形碳材料。例如,石墨、软碳和中间碳微球在我国已经开发和研究,硬碳、碳纳米管、巴基球C60等各种碳材料正在研究中。 (2)其他材料:氮化物、硅基材料、锡基材料、新型合金、纳米氧化物等。阳极材料:更多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源于对电动汽车等先进二次储能装置的迫切需求。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能否实现产业化,取决于它们的储能装置电池。在构成电动汽车电池的锂离子电池部件中,正极材料占据核心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电气性能和安全性